8月30日晚間,孚能科技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69.85億元,同比增長33.74%,低于此前預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7.97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原因來看,孚能科技方面表示,營業收入變動主要由于其向奔馳集團、廣汽集團等客戶持續增加供貨,并新增SIRO等批量供應的新客戶。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進一步下滑則在于,孚能科技上半年主要銷售2022年末的庫存產品,去年下半年原材料成本高于今年,而主要客戶定價根據原材料價格隨行就市,因此拖累毛利下滑,且該公司計提了1.43億元存貨跌價準備,共同導致經營性虧損;疊加被投企業SIRO、耀能產能尚未釋放等因素。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孚能科技虧損擴大,且資產、負債、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該公司期末資產總額為282.60億元,較期初下滑12.04%;負債總額為169.57億元,較期初下滑15.68%。
不過,報告期內,得益于收入增長、客戶回款效率提高,孚能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51億元,去年同期為-8.42億元。**
當前,孚能科技主推的三元軟包電池集中于中高端車型,鈉離子電池產品的量產裝車或將為其打開更大想象空間。
鈉電方面,報告期內,孚能科技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已開始小批量生產。《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孚能科技鈉離子動力電池研發已進入中試階段,即將在贛州基地投產,短期內用于電動二輪車,后將逐步應用于乘用車、儲能等市場。**
磷酸鐵鋰電池方面,目前孚能科技該項目已進入中試階段,將于云南24GWh基地實現產業化,產品可應用于儲能、中重型商用車、電動船舶等領域。
另據半年報披露,孚能科技已完成第一代半固態電池產業化并順利裝車,第二代半固態電池已處于送樣階段,并已儲備下一代固態電池產品研發成果,以最終過度到全固態電池。
從海外市場布局來看,孚能科技先后與土耳其TOGG、瑞典Volta等達成合作。
今年5月,由孚能科技和TOGG各出資50%成立的電池合資企業SIRO,在土耳其舉行電池研發生產園區奠基儀式。
根據半年報披露,由于SIRO處于投產初期的虧損階段,給孚能科技帶來1.45億元的投資損失。
而孚能科技方面亦在半年報中坦言:“SIRO公司成長方向良好,但其產能爬坡及經濟效應的釋放需要一定時間,根據動力電池行業特點,預計SIRO在今年下半年將繼續虧損,從而帶來一定投資損失。”
從產能來看,今年上半年,孚能科技鎮江工廠三期電芯產線完成產能爬坡并投入使用,鎮江三期整體工程完成交付。不過,上半年該公司客戶訂單下調導致工廠產能利用率下降,部分產線開工率明顯不足。
在宣布即將易主國資廣州工控集團后,孚能科技也對于原募投項目的建設方案進行了相關調整。
今年8月7日,孚能科技發布公告稱,擬終止2021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投項目中的“高性能動力鋰電池項目”,并將該項目剩余募集資金投資于新項目“贛州年產30GWh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和“年產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實施地點分別為贛州、廣州。
上述兩個新項目建成后可分別實現年產15GWh三元材料軟包動力電池產能、年產15GWh磷酸鐵鋰軟包動力電池產能。
據悉,上述兩個新項目擬按孚能科技最新SPS技術打造生產線。
去年9月,孚能科技推出大軟包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PS。據介紹,該技術支持整車充電10min續航400km,SPS產品設計可兼容三元、鈉電、LFP及LMFP等材料體系。
根據半年報披露,目前孚能科技SPS產品已具備產業化能力,陸續送樣下游整車廠,并獲得吉利、東風的定點,預計于明年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