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中國文聯指導,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國美協、貴州省文聯聯合主辦的“山鄉巨變——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美術家寫生創作作品展在貴州美術館6號展廳開展,展至9月3日結束。
開幕式現場。
據悉,此次展覽薈萃了28位全國美術名家創作的265幅精品力作,以國之風神、民族風情、山鄉風貌、自然風韻四大主題為界,將藝術家們眼中貴州風情、貴州形象、貴州故事、貴州精神的詩意表達進行系統梳理。這些作品或大氣磅礴、氣韻浩蕩,或溫婉細膩、情感雋永,呈現出風格各異、形式多樣、情景交融的藝術氣象。它們以精湛的文化表現形式和豐富的藝術語言,彰顯了新時代山鄉巨變的璀璨華章,內聚貴州力量,外塑貴州形象,生動展示了多彩貴州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發展之美。
(資料圖片)
展覽現場。
14位油畫家的合作作品。
“10多天的采風時間里,我和同仁們的共同感受是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就是中國新時代發展的重要代表和突出縮影,我們感受到貴州省在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成就,我們感受到了多民族和諧相處共建家園的嶄新面貌,我們更是感受到了貴州綠水青山,特別是大山大水的獨特的自然景觀。看天眼,看高速公路,看貴州的雄偉橋梁,心中不覺涌起時代的豪邁情懷。”中國美協主席、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說。
范迪安作品。
連日來,28位全國美術名家先后深入六盤水、安順、黔南、黔東南等地,創作了一大批展現新時代風貌和多彩貴州特色文化的美術精品,為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奮發有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站在自己的作品前,中國美術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原秘書長劉健感慨道:“這一路走來,我們越高山、趟河流,大家深入到彝村苗鄉之中,用足跡丈量鄉村,用藝術邂逅鄉村,感受到大山深處的巨變,深切感受到了勤勞樸實的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逐漸變好,他們身上的熱情、堅定、樂觀感動了我,收獲滿滿。”
劉健作品。
展覽吸引許多市民以及參與此次采風創作的文藝志愿者前往觀看,大家看展覽,話發展。
今年80歲的貴陽市民吳維玚年輕時曾在文化館工作過,聽說有美術名家畫展,他特意乘坐地鐵前來觀看,每一個主題他都看得很是認真。他說,“這次展覽簡直是文化盛宴,從這些美術名家的畫作中可以看見貴州的大橋、民族文化、綠水青山,展現了貴州人民的精氣神,如今貴州縣縣通高速,大橋一座座拔地而起,貴州的發展極不平凡,我是經歷者也是受益者,高速路通到家門口,每次回老家很方便。”
“作為一名學生,相當慶幸能作為志愿者參與這一次采風活動,能夠近距離接觸到全國知名畫家創作過程,感受他們的情懷和勤奮。在此期間,我學到了一些繪畫創作方法,在選景、構圖、顏色使用以及繪畫媒介上有了新的認識。”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20級美術學油畫專業的學生高堯說。
看見自己被畫進畫里,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20級美術學油畫專業的學生高堯很激動。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是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逐夢新征程,美術里的新時代·中國美術家協會“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大采風首站:“山鄉巨變——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全國美術名家采風創作活動應時而生、向美而行。
此次采風創作活動旨在圍繞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推動基層文藝創作和生產、培訓基層文藝人才、開展文藝支教志愿服務等4方面任務進行,著力用文藝形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著力提升文藝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同時引導文藝工作者在傾情奉獻中提升自我。28名全國美術名家深扎貴州一線、勾勒山鄉巨變,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歷次采風活動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全國美術名家貼地感受貴州大地上的新變化、新氣象、新作為,用心用情用功打造體現時代精神、中國氣派、貴州特色、全國一流的新時代美術精品,必將推動貴州多姿多彩的文化名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文化真正為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加油鼓勁、增色添彩。
文、圖/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云開 趙相康
視覺/陳江南
編輯/陳江南
二審/舒暢
三審/黃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