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紅網時刻新聞 通訊員 鄧寓文 記者 王義正 周蕾 桂東報道
“已去世的人怎么還在領取補貼?”今年4月,郴州市桂東縣紀委監委通過民政資金管理模型和數據比對,精準發現四都鎮某村郭某死亡后仍在發放高齡補貼等問題,核實后對該鎮民政辦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追責問責。
信息公開不及時、不透明,權力運行監督存在盲點,是滋生基層腐敗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年5月,桂東縣紀委監委協同縣財政局,對全縣民生項目資金數據進行梳理,收集相關政策依據,堅持全面、精準的原則,組織全縣40余個單位、12個鄉鎮(場)每月采集民生項目資金數據。同時,將紀檢監察監督與群眾監督、行業部門監管銜接貫通,推動民政、農業農村、教育等職能部門按照“一資金一建模”等原則,動態采集補助對象發放明細、車輛、不動產等信息,搭建資金管理模型,通過數據比對,篩查“重復補”“死亡補”“人情補”等疑似問題線索41條,助推線下快速處置。
“聽說錢早就撥到了村里,是被村干部貪污侵占了吧?”今年5月,桂東縣紀委監委接到東洛鄉某村群眾反映該村2021年底實施生態林撫育的獎補資金存在貪污侵占問題。工作組深入實際調查核實,查明反映問題線索失實,自然資源部門尚在收集農戶信息、驗收、合同等資料,資金暫未發放到戶。工作組向群眾進行答復,并督促資金當月發放到位。
經分析研判發現,群眾反映的一部分問題失實,原因是村委會未將村級財務等信息及時整理公布。工桂東縣紀委監委研究調整監督思路,按照“制度化+信息化+公開化”的工作路徑,會同組織、民政等部門出臺《進一步規范完善村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方案》,專門就村務公開內容細化形成政務公開、事務公開、財務公開3大類36塊公開目錄模板,對各種公開內容的更新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并由鄉鎮紀委書記對各村信息公開欄進行日常檢查,力戒村務公開不及時、內容不具體、手段較單一等問題。變村務“隨意公開”為“定向公開”,讓群眾方便看、看得懂,推動問題解決、事情管住。
“實踐中,我們將信息公開與監督一體貫通,確保專項整治沉到一線,直擊痛點。”桂東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在完善信息公開的基礎上,在各村公開欄全覆蓋推廣“碼上監督馬上辦”和“互聯網+監督”平臺二維碼,群眾一旦發現公示公開的到戶資金發放不到位、金額不準或村干部優親厚友等問題,便可通過平臺的投訴功能進行舉報,一鍵直達紀檢監察機關,為群眾監督提供便捷渠道,不斷增強監督的深度、精度、廣度。
今年以來,桂東縣紀委監委受理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17件,通過對部分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掛牌督辦、嚴查速辦,給與黨紀政務處分16人,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4人,追繳資金266.32萬元。下一步,桂東縣紀委監委將跟蹤推動民生資金、小微項目、權力清單、黨務、村務等內容公開公示,保障鄉村振興資金到位、項目落地,推動權力規范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