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自駕車隊非法穿越羅布泊無人區致四人死亡”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一時眾說紛紜。8月3日,“中國探險協會”發布對該事件的復盤,至此,諸多細節浮出水面。總結來說,帶隊人員不專業和團隊對風險的輕視,釀成了這一悲劇。
在“中國探險協會”的復盤中,我們能看到幾個關鍵的失誤:1.車隊先是加入了劣質汽油,后又把汽油誤加成“柴油”,這導致了其后幾輛車發生故障2.車輛故障后,大部隊一分為二,一路繼續向前,一路返回。但“返回小分隊”卻沒帶合格衛星電話,這導致他們出事后無法聯系救援3.“返回小分隊”回程途中再次有車發生故障,向導開車帶著七人中三人先行去求援,但此前因位置距公路較近,沒有帶夠充足的飲用水4.求援途中,向導的車也陷入沙地,但因其沙地駕駛、自救技術不佳,無法將車開出,四人先后下車步行,最后僅走了8公里左右就脫水殞命。
這當然不是第一次“擅自穿越”引發的悲劇。近年來,作為中國四大無人區的羅布泊、羌塘、阿爾金、可可西里無人區,隔段時間就會傳來有人“失蹤”、“求援”或“死亡”的消息。2017年,湖北青年劉銀川繞過邊檢站進入冰天雪地的羌塘無人區,從此杳無音訊;2020年9月,到青海旅游的四川女大學生黃雨蒙擅入可可西里無人區,半月后被發現時只剩遺骸……
迄今多起事故都暴露了類似的問題:一是擅入者低估了“無人區”的兇險。此次穿越羅布泊的車隊選擇在地表溫度能達70度的7月進入,大家卻都像參與一場普通旅游,無人警惕“錯行一步,即是深淵”;劉銀川徒步在10月進入羌塘,這個時間羌塘夜間可達零下40度,還有野獸出沒。其次,是專業性不足。“羅布泊車隊”并非戶外經驗豐富的隊伍,此次也沒有事故預案,連作為核心的向導都都能力不足;而劉銀川入羌塘,60天行程卻只帶了30天的食物和水,保暖裝備也嚴重不足。
冒險和探訪未知之地,或許是人類的一種天性。但探險不是缺乏專業能力、準備的涉險,更不是普通的旅游。因為無知和魯莽將生命葬送,是無法讓人贊一句“挑戰極限”和“冒險精神”的。近年來,國人熱衷戶外探險的群體日益擴大,相關知識的普及和專業培訓也應當跟上。除此之外,還有一句話該被長久銘記于心,那就是“無論玩什么,別忘遵紀守法,重視專業能力,敬畏自然和生命。”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