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從硅谷銀行的破產我們能夠看出,美國國內似乎正在醞釀著一場看不見摸不著的金融危機。這種危機的破壞力之大難以想象,雖然目前仍未成型,但是不得不令人擔憂。美國財長耶倫雖然在硅谷銀行破產之后,直言并不會幫助銀行渡過難關,但之后卻坐不住了。立刻同美聯儲商議如何才能夠盡可能的幫助這些處于危機之中的金融機構。而最終提出了一個比較新奇的方案,那就是銀行業自身能不能拿出資金來渡過難關。
當然,這樣的提議并沒有得到馬上的響應,但時間刻不容緩,于是找到了摩根大通的董事長,希望其代表摩根大通發出倡議,看能不能在銀行業內部形成互助。當然,最終的結果是好的,有11家華爾街銀行加入其中,共籌集了300億打算救助正在經歷流動性危機的一些銀行,而這實際上也是非常不同尋常的信號,因為這是自美聯儲成立110年以來,首次由銀行自己集資來度過危機。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面對這一情況,有人就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銀行以自身的抱團取暖,實際上代表著美聯儲地位的下降。如果出現危機之時,美聯儲都無法出手幫助,只能夠通過銀行業自身籌款渡過難關的話,那么美聯儲對于這些銀行的意義到底在哪里?當然這種說法有些極端,但也不無道理。因為美聯儲目前正遇到了一個兩難境地,首先要清楚為何現在銀行頻頻爆雷,主要是因為流動性危機。但事實上,流動性危機的產生和美聯儲的加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也可以這樣說,目前銀行業所遭遇的危機實際上就是由美聯儲帶來。但美聯儲不加息可以嗎?事實上,在美聯儲看來,如果不去進一步加息的話,很難解決目前美國所面臨的持續高通脹現象。所以在銀行出現爆雷現象后,美聯儲想要幫助銀行業解決流動性危機的話,那么最直接的辦法自然就是不再加息,甚至降息,但美國的通脹怎么辦?正因為如此,美聯儲現如今也是束手無策。
但為何美國目前面臨如此兩難的境地呢?事實上,在目前來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的國家信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要知道美元雖然作為世界第一大貨幣,但是實際上還是和美國的信用所掛鉤的。此前美國在面上還是能過得去的,但后續美國頻繁打破規則,完全不按規則行事,引來惡評如潮。進而導致美國信用的大幅度下跌。這實際上也導致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美元的地位大幅度下跌。現如今浩浩蕩蕩的去美元化浪潮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這也讓美國頭疼不已。
此外,美國的國債危機也是美國信用被破壞的另一大惡果。事實上,這也同銀行爆雷之間有密切的聯系。要知道,雖然美聯儲加息是流動性危機產生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美債危機同樣也是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因為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自身也是非常重視資金安全以及防范流動性危機的,包括硅谷銀行在內的商業銀行都會選擇持有短期美國國債這種無風險的資產,但是現如今當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時,卻突然發現短期美國國債不好賣了,即便想賣也需要折價,而這種變現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損耗。這和此前美債靈活變現可謂是截然相反。
而這就是美國信用大幅度下跌,導致人們都不相信美國國債。但面對這種局面,也有美國人認為是中國大幅度減持美國國債,造成了目前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居然還想著給我國潑臟水,要知道債券發行的主體是美國,是你自己的信用出了問題,還不允許別人減持債券嗎?而且并不是只有中國在大量減持美國國債,世界上這么多國家都在堅持,難道美國不應該去想一想是不是自身出了問題嗎?所以美國銀行業目前面臨的危機實際上是美國未來可能會遭遇金融危機的一個縮影,美國投資環境逐步惡劣,很有可能會讓美國經濟衰退在未來成為現實,與其留著精力指責別人,還不如盡快想出解決辦法,不然最終的結果沒有人會替美國承擔。